先妣事略文言文

  1. 九五查询
  2. 文言文查询
  3. 先妣事略文言文
先妣事略文言文 归有光 /明代

作品原文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
年十六年来归。
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
期而生有光;
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
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
逾年,生淑顺;
一岁,又生有功。
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
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
”`
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
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
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
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
外曾祖讳明。
外祖讳行,太学生。
母何氏,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
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
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实;
与人姁姁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绵;
入城则缉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
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
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
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
室靡弃物,家无闲人。
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
户内洒然。
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
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
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
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卒,母何孺人亦卒。
周氏家有羊狗之痾。
舅母卒,四姨归顾氏,又卒,死三十人而定。
惟外祖与二舅存。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
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
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
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
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
痛哉!

译注对照

先妣(bǐ)周孺(r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
年十六年来归。
(yú)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
期而生有光;
又期而生女子,殇(shāng)一人,期(jī)而不育者一人;
又逾年生有尚,妊(rèn)十二月;
逾年,生淑顺;
一岁,又生有功。
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
然数颦(pín)(cù)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yù)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shuò)矣。
”孺人举之尽,喑(yīn)不能言。
亡母周孺人,生于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
十六岁嫁到夫家。
过了一年多,生下一女淑静,就是我的大姐。
一年后,生下我,又过一年,生了一男一女双胞胎。
夭折一人,另一个满周岁时也死了。
又过一年多,生下有尚,怀孕足有十二个月。
第二年生下生淑顺,过一年,又生下有功。
生有功后,先母哺养他比前几个儿女更费力。
于是她经常皱着眉头向婢女们讲:“我生这么多孩子,真吃够苦头了!”有位老婆婆端来一杯水,泡着两只田螺,说:“喝下这水就不会老怀孕了。
”母亲举起杯来一饮而尽,从此失声变哑,不能说话。
先妣:先母。
孺人:明清时代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封孺人,后成为古人对母亲或妻子的尊称。
弘治:明孝宗朱祐樘的年号。
来归:嫁来。
逾年:过了一年。
生女、子:生一男一女双胞胎。
殇一人:生时死了一个。
期:满一年。
不育者:无法抚养。
妊:怀孕。
乳:养育。
加健:加倍费力。
颦蹙:皱眉头。
老妪:老妇人。
妊不数矣:不会经常怀孕。
举之尽:端起来喝完了。
喑:哑。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
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
然犹以为母寝(qǐn)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
以二子肖(xiào)母也。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母亲溘然长逝。
儿女还小,见家里人哭,也跟着哭起来,可心里还以为母亲睡着了。
真是伤心呀!那时家里请来画师,为先母画遗像,喊出大姐和有光来,嘱咐人家:“鼻子以上,照着有光画,鼻子下面,照淑静姐画。
”因为这两个孩子长得最像母亲。
正德:明武宗朱厚照的年号。
卒:死。
寝:睡着。
延画工画:请来画工(为死去的母亲)画象。
肖:像。

孺人讳桂。
外曾祖讳明。
外祖讳行,太学生。
母何氏,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
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
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实;
与人姁(xǔ)姁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先母名桂,外曾祖叫周明,外祖父叫周行,是太学生。
外祖母姓何。
外祖父世世代代住在吴家桥,离县城东南三十里地。
从千墩浦往南,对着桥头直到港湾以东一带,住户聚集,全是周姓人家。
外祖父和他的三位兄长,家境都很殷实,为人敦厚、崇尚简约、朴实,与村人拉起家常来,言辞和蔼,待晚辈也无不亲善。
讳:封建时代称死去的尊长名字为讳。
太学生:太学的学生。
太学为全国最高学府,在明代就是国子监。
直桥:对着桥头。
并:依傍。
资雄:有钱。
姁姁:言语温和亲切。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绵;
入城则缉纑(lú),灯火荧(yíng)荧,每至夜分。
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wèi)
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
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lěi)累暴(pù)阶下。
室靡(mǐ)弃物,家无闲人。
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rèn)缀不辍。
户内洒然。
遇僮(tóng)奴有恩,虽至棰(chuí)楚,皆不忍有后言。
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
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有光七岁,与从(zòng)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zhé)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
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jǔ)(yǔ),乃喜。
先母去吴家桥时,抽空就纺棉花,回到城里,总忙着搓麻捻线。
常常点盏小灯,忙到深更半夜。
外祖父三天两头打发人来问暖问寒,送些土特产。
母亲从不愁吃愁穿,却仍然辛苦劳作,好像朝不保夕似的。
冬天,让婢女们把烧过的炉灰,再和成炭团,层层叠叠地放整齐,晒在台阶下面。
屋里所有的东西都物尽其用,全家也看不见一个闲人。
大孩子在身后牵着衣襟,怀里还抱着吃奶的孩子,即便如此,母亲手中还是不停地做针线活。
家中打扫得窗明几净。
对奴婢也宽厚有恩,他们哪怕挨了打,也都不忍心说怪话。
过年时,吴家桥送来的鱼蟹果品,全家不分主仆,人人有份。
所以只要听说吴家桥人来了,大家个个兴高采烈。
我七岁时和堂兄有嘉一起进了学堂。
每逢刮风下雨,堂兄总留下不走,我尽管心里恋恋不舍,却不能在学堂留宿。
母亲半夜醒来,就督促我默读《孝经》,如果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母亲便十分高兴。
之:到。
木棉:棉花。
缉纑:把麻搓成线,准备织布。
荧荧:闪动的样子。
夜分:半夜。
问遗:馈赠。
不谋夕:本意指贫家吃了早饭没晚饭。
这里是形容作者母亲的勤劳俭约。
累累:繁多的样子。
暴:同“曝”,晒。
靡:无。
攀衣:拉着衣角行走。
乳抱:抱在怀中喂奶。
纫缀不辍:缝缝补补。
洒然:整洁的样子。
遇僮奴有恩:对待奴仆很讲情义。
棰楚:杖打,一种用木杖鞭打的古代刑罚。
不忍有后言:不肯在背后说埋怨的话。
致:送给。
率人人得食:都能人人吃到。
从兄:堂兄。
辄留:请假不去上学。
恋恋:依依不舍。
中夜觉寝:半夜睡醒。
龃龉:牙齿上下不整齐,指不顺畅。

孺人卒,母何孺人亦卒。
周氏家有羊狗之痾(kē)
舅母卒,四姨归顾氏,又卒,死三十人而定。
惟外祖与二舅存。
母亲死后,外祖母也去世了。
周家不幸得了急性传染病,舅母死了,四姨嫁给顾家,也死了。
全家相继死去三十口人,只有外祖父和二舅幸免于难。
羊狗之痾:疾病,羊癜风。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
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
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
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
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
痛哉!母亲故去十一年后,大姐嫁给王三接,是母亲生前亲自许配的人家。
十二年后,我进入官学。
在十六年上,有光娶妻,也是母亲在世时订的亲。
婚后一年,有了一个小女儿。
每当抱起幼女,思母之情,愈加强烈。
夜深人静时与爱妻谈及先母,两人忍不住相对而泣。
追记母亲生平一点琐事,恍如昨日,其他的都已茫然若失了。
世上竟有失去母亲的人,天哪,这有多么令人痛心啊!
许聘:定下的亲事。
学官弟子:即秀才,经过本省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生员。
学官是各级地疗教官的统称,府学称教授,州学称学正,县学称教谕,负责管教在学的生员。
有妇:结婚。
追惟:追念。

作品背景

  归有光母亲十六岁嫁到归家,十八岁生下他,二十六岁去世,当时归有光只八岁。
十六年后,归有光二十四岁,已娶妻生子,可能出于养儿更知父母恩的原因,这篇怀念母亲之作就是在这时写的。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