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庙赋文言文

  1. 九五查询
  2. 文言文查询
  3. 屈原庙赋文言文
屈原庙赋文言文 苏轼 /宋代

作品原文

  浮扁舟以适楚兮,过屈原之遗宫。
览江上之重山兮,曰惟子之故乡。
伊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
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
悲夫!人固有一死兮,处死之为难。
徘徊江上欲去而未决兮,俯千仞之惊湍。
赋怀沙以自伤兮,嗟子独何以为心。
忽终章之惨烈兮,逝将去此而沉吟。

  “吾岂不能高举而远游兮,又岂不能退默而深居?
独嗷嗷其怨慕兮,恐君臣之愈疏。
生既不能力争而强谏兮,死犹冀其感发而改行。
苟宗国之颠覆兮,吾亦独何爱于久生。
托江神以告冤兮,冯夷教之以上诉。
历九关而见帝兮,帝亦悲伤而不能救。
怀瑾佩兰而无所归兮,独惸惸乎中浦。
”`

  峡山高兮崔嵬,故居废兮行人哀。
子孙散兮安在,况复见兮高台。
自子之逝今千载兮,世愈狭而难存。
贤者畏讥而改度兮,随俗变化斫方以为圆。
黾勉于乱世而不能去兮,又或为之臣佐。
变丹青于玉莹兮,彼乃谓子为非智。

  “惟高节之不可以企及兮,宜夫人之不吾与。
违国去俗死而不顾兮,岂不足以免于后世?

  呜呼!君子之道,岂必全兮。
全身远害,亦或然兮。
嗟子区区,独为其难兮。
虽不适中,要以为贤兮。
夫我何悲?
子所安兮。

译注对照

浮扁(piān)舟以适楚兮,过屈原之遗宫。
览江上之重山兮,曰惟子之故乡。
伊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
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
悲夫!人固有一死兮,处死之为难。
徘徊江上欲去而未决兮,俯千仞之惊湍(tuān)
赋怀沙以自伤兮,嗟子独何以为心。
忽终章之惨烈兮,逝将去此而沉吟。
小舟浮波顺流来到了楚地,经过屈原大夫生活过的故居。
我放眼眺望江上重叠的山峦,这便是你魂牵梦萦的故里。
想当年,你再次被放逐南荒之地,曾渡过大江的汹涌巨浪。
你离开家园跋涉千里,生无归宿啊死无墓地。
悲哀啊!人当然都不免一死,可是决定怎样死却很不容易。
你独自在江边徘徊不已,想离开人间又未拿定主意。
你俯首千丈峭壁,江中的激流让人心惊胆悸。
你吟成《怀沙》自伤怀抱,令人叹息你为什么独抱着自沉的心意。
诗的结尾陡然惨烈之极,你决心离开人世却沉吟犹豫。
屈原庙:亦称屈子祠,位于汨罗城西北玉笥山顶。
始建于汉代,重建于清代,现辟为屈原纪念馆。
扁舟:小舟。
适楚:到楚地。
遗宫:即屈原的故居,在临江的湖北秭归,屈原死后被改建为庙,立像祭祀。
曰惟:句首语助词。
伊:助词。
处死:处理死的方式。
怀沙:屈原作品,《九章》第五篇,为屈原晚年所作。
所谓“怀沙”,言怀抱沙石以自沉之意。
忽终章之惨烈:《怀沙》终章有这样的句子:“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
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逝:发语词。
沉吟:犹豫不决。

“吾岂不能高举而远游兮,又岂不能退默而深居?
独嗷(áo)嗷其怨慕兮,恐君臣之愈疏。
生既不能力争而强谏兮,死犹冀其感发而改行。
苟宗国之颠覆兮,吾亦独何爱于久生。
托江神以告冤兮,冯(píng)夷教之以上诉。
历九关而见帝兮,帝亦悲伤而不能救。
怀瑾佩兰而无所归兮,独惸(qióng)惸乎中浦。
“难道我不能远走高飞到国外游历?
难道我不能激流勇退、洁身隐居?
我独自嗷嗷不停地倾诉对君王的怨慕,只恐怕君臣的关系更加疏离。
生前既不能奋力争辩直进忠言,死后仍期望君王受到感发改变行为。
如果我的祖国已遭到颠覆,我也决心不吝惜生命而苟活下去。
我拜托江神代我告怨,黄河神却叫我向玉帝申诉。
我一连闯过九重天门去见玉帝,玉帝也为我悲伤却不能救助。
我怀揣美玉、身佩香草而无处容身,只能在水滨孤独忧伤。
退默:引退隐居。
怨慕:怨恨而思慕。
死犹冀其感发而改行:希望自己的死能感动君主使其从而改变作风。
宗国:本族的国家。
屈原本楚国同姓贵族,故谓楚国的宗国。
冯夷:河神名。
相传为华阴人,溺于河,殁而为神。
历九关而见帝:经过九重门而得见天帝。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
瑾:美玉。
兰:兰草。
惸惸:忧思孤独的样子。
惸,同“茕”,悲愁孤苦。
中浦:水滨。

峡山高兮崔嵬(wéi),故居废兮行人哀。
子孙散兮安在,况复见兮高台。
自子之逝今千载兮,世愈狭而难存。
贤者畏讥而改度兮,随俗变化斫方以为圆。
(mǐn)勉于乱世而不能去兮,又或为之臣佐。
变丹青于玉莹兮,彼乃谓子为非智。
江峡上的山峰巍峨高大,屈原故居荒废使行人悲哀。
你的子孙后代都散失在哪里?
何况我又见到你故居残败的高台。
你离开人世迄今已过千年,世道更加偏狭,人生更加艰难。
贤良的人忧谗畏讥而改变做人的准则,随世俗之风顺应变化,摒弃方正而崇尚世故圆滑。
人们在乱世中竭力挣扎,却舍不得洁身退隐。
有的竟然做了助纣为虐的大臣。
你想把一幅色彩脏乱的图画改成美玉般洁白,人们就说你太不明智。
崔嵬:形容山岭高大。
畏讥而改度:害怕谗言讥弹而改变行为准则。
斫方以为圆:将方正砍成圆滑,改其本色随俗取容。
黾勉:勉力,努力。
去:离开,这里指离开祖国。
变丹青于玉莹:丹青之色本不易改变,如果改变的话,也是美如玉光。
玉莹,玉的光泽。

“惟高节之不可以企及兮,宜夫人之不吾与。
违国去俗死而不顾兮,岂不足以免于后世?
“只有高尚的节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那些小人当然不是我的同类。
告别国家,抛弃人世,义无反顾地赴死,难道这不足以免受后人的非议指责?
不吾与:“不与吾”的倒装。
与,赞许。
违国去俗:离开祖国,抛弃俗世。

呜呼!君子之道,岂必全兮。
全身远害,亦或然兮。
嗟子区区,独为其难兮。
虽不适中,要(yāo)以为贤兮。
夫我何悲?
子所安兮。
啊!君子之道,难道一定要这样苛责求全吗?
保全生命,远离祸害,或许也是正确的吧!我叹息你专心一意,独自去努力做力所能及的事。
尽管你的言行过于激烈不够适中,总而言之,你不愧是一位高尚贤良的君子。
那么,我还悲伤什么?
屈子啊,愿你的灵魂安息吧!
区区:人少势孤的意思。
要:总而言之。

作品背景

  《屈原庙赋》是苏轼青年时代创作的赋,当作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
其时苏轼刚登进士不久,归守母丧期满,告别四川故乡,与其父苏洵取长江水道北赴汴京(今河南开封),途经湖北秭归屈原庙,有感于国家命运,触景生情写下此赋。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