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作品原文
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乙卯,仪征盐船火,坏船百有三十,焚及溺死者千有四百。
是时盐纲皆直达,东自泰州,西极于汉阳,转运半天下焉,惟仪征绾其口。
列樯蔽空,束江而立。
望之隐若城廓。
一夕并命,郁为枯腊,烈烈厄运,可不悲邪!
于时玄冥告成,万物休息。
穷阴涸凝,寒威凛栗。
黑眚拔来,阳光西匿。
群饱方嬉,歌咢宴食。
死气交缠,视面惟墨。
夜漏始下,惊飙勃发。
万窍怒号,地脉荡决。
大声发于空廓,而水波山立。
于斯时也,有火作焉。
摩木自生,星星如血,炎光一灼,百舫尽赤。
青烟睒睒,熛若沃雪。
蒸云气以为霞,炙阴崖而焦爇。
始连楫以下碇,乃焚如以俱没。
跳踯火中,明见毛发。
痛謈田田,狂呼气竭。
转侧张皇,生涂未绝。
倏阳焰之腾高,鼓腥风而一吷。
洎埃雾之重开,遂声销而形灭。
齐千命于一瞬,指人世以长诀。
发冤气之焄蒿,合游氛而障日。
行当午而迷方,扬沙砾之嫖疾。
衣缯败絮,墨查炭屑,浮江而下,至于海不绝。
亦有没者善游,操舟若神。
死丧之威,从井有仁。
旋入雷渊,并为波臣。
又或择音无门,投身急濑,知蹈水之必濡,犹入险而思济。
挟惊浪以雷奔,势若隮而终坠。
逃灼烂之须臾,乃同归乎死地。
积哀怨于灵台,乘精爽而为厉。
出寒流以浃辰,目睊睊而犹视。
知天属之来抚,慭流血以盈眦。
诉强死之悲心,口不言而以意。
若其焚剥支离,漫漶莫别。
圜者如圈,破者如玦。
积埃填窍,攦指失节。
嗟狸首之残形,聚谁何而同穴!收然灰之一抔,辨焚余之白骨。
呜呼,哀哉!
且夫众生乘化,是云天常。
妻孥环之,气绝寝床。
以死卫上,用登明堂。
离而不惩,祀为国殇。
兹也无名,又非其命,天乎何辜,罹此冤横!游魂不归,居人心绝。
麦饭壶浆,临江呜咽。
日堕天昏,凄凄鬼语。
守哭迍邅,心期冥遇。
惟血嗣之相依,尚腾哀而属路。
或举族之沉波,终狐祥而无主。
悲夫!丛冢有坎,泰厉有祀。
强饮强食,冯其气类。
尚群游之乐,而无为妖祟!人逢其凶也邪?
天降其酷也邪?
夫何为而至于此极哉!
译注对照
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乙卯,仪征盐船火,坏船百有三十,焚及溺死者千有四百。
是时盐纲皆直达,东自泰州,西极于汉阳,转运半天下焉,惟仪征绾(wǎn)其口。
列樯(qiáng)蔽空,束江而立。
望之隐若城廓。
一夕并命,郁为枯腊(xī),烈烈厄运,可不悲邪!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乙卯,江苏仪征县运输海盐的船只起火。
焚毁的船只达一百三十多条,烧死和淹死的人达一千四百多。
当时运盐的船帮都是直达的,东起泰州,西抵汉阳,转运半个中国。
仪征联结着各个口岸,那里一排排的桅杆遮蔽了天空,船只绕江停泊,远远望去,仿佛一座城池。
这么多人一夜间全都丧了命,被烧成焦枯的干肉。
如此残酷的厄运,怎不令人悲伤!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乙卯:1770年农历十二月乙卯日。
《嘉庆扬州府志》作“乾隆三十六年十月”,《道光仪征县志》记为“乾隆三十六年十二月十九日”,时间有异。
乙卯,即农历十九日。
仪征:清代时属扬州府,长江下游重要河运转运码头,今江苏省仪征市。
盐纲:明清盐业实行统销,由列名纲册的盐商赴盐场运销。
这里指盐纲运盐船。
泰州:盐产地,清属扬州府。
汉阳:今武汉汉阳区。
绾其口:控扼盐运之通道。
绾,钩联,绾结。
列樯蔽空:船上的桅杆排列,遮蔽天空。
并命:同时丧命。
郁为枯腊:烤成干肉。
郁,通“燠”,烤。
枯腊,干肉。
于时玄冥告成,万物休息。
穷阴涸(hé)凝,寒威凛栗。
黑眚(shěng)拔来,阳光西匿。
群饱方嬉,歌咢(è)宴食。
死气交缠,视面惟墨。
夜漏始下,惊飙(biāo)勃发。
万窍怒号,地脉荡决。
大声发于空廓,而水波山立。
当时,季节接近冬末,万物已停止生长。
严冬时极其阴沉的天气凝结,严寒的威力使人冻得发抖,黑色云雾疾速卷来,太阳下山。
大家吃饱了,正在嬉戏,宴席上又歌又唱,死气交缠着他们,看上去满脸晦气。
黑夜刚刚来临,狂风突起。
万千孔穴呼啸,江水震荡,堤岸决口,剧烈的声响发于空旷,水面波涛汹涌,浪峰矗立如山。
玄冥:主冬令之神。
《礼记·月令》:“冬季之月,其神玄冥。
”告成:完成使命。
此句谓冬令将尽。
穷阴:指极其阴沉之气。
李华《吊古战场文》:“至若穷阴凝闭,凛冽海隅,积雪没胫,坚冰在后。
”涸(河)凝:指阴气极盛,几至凝结。
黑眚:古代谓五行中由水气而生的灾祸。
五行中水为黑色,故称。
拔来:突然而来。
歌咢:歌呼。
《诗经·大雅·行苇》:“或歌或咢。
”高亨《诗经今注》:“唱而有曲调为歌,唱而无曲调为咢。
”视面惟墨:脸上呈现晦气之色。
墨,黑气。
夜漏始下:黑夜刚来。
夜漏,因古代用铜壶滴漏计时,故云。
飙:暴风。
万窍怒号:形容暴风大作,地上千穴万孔都发出吼叫声。
地脉:地的脉络。
此指长江。
荡决:震荡涌溢。
于斯时也,有火作焉。
摩木自生,星星如血,炎光一灼,百舫尽赤。
青烟睒(shǎn)睒(shǎn),熛(biāo)若沃雪。
蒸云气以为霞,炙阴崖而焦爇(ruò)。
始连楫(jí)以下碇(dìng),乃焚如以俱没。
跳踯(zhí)火中,明见毛发。
痛謈(bó)田田,狂呼气竭。
转侧张皇,生涂未绝。
倏(shū)阳焰之腾高,鼓腥风而一吷(xuè)。
洎(jì)埃雾之重开,遂声销而形灭。
齐千命于一瞬,指人世以长诀。
发冤气之焄(xūn)蒿(hāo),合游氛而障日。
行当午而迷方,扬沙砾之嫖(piāo)疾。
衣缯(zēng)败絮,墨查炭屑,浮江而下,至于海不绝。
正在这时,火灾发生了。
木与木相磨擦起火,只见星星点点如血。
在火光灼照下,所有的船都成了红色。
青紫色的光焰闪烁,飞火烧船,如沸水浇雪,火势蔓延得十分迅速。
烈火把天空中的云气蒸烤成了红霞,背阳的阴湿河崖也被烈火烧灼得发焦。
因船与船连在一起抛锚停泊,所以都被烧毁沉没。
船民纷纷跳窜徘徊于烈火中,火焰映照出他们的头发。
痛楚的喊声,狂呼乱叫,以至声疲力竭;
或翻来覆去,转身顾盼,惊惶失措,逃生的途径尚未断绝。
忽然明亮的火焰腾空高升,腥风吹过,夹杂着吱吱的烧灼之声。
等到烟灰浓雾消散,声音最终消逝,躯体毁灭。
成千的人都在一瞬间丧失了性命,向人世永诀。
鬼魂发散的冤气蒸发,汇合飘游的云气遮蔽了太阳。
将到第二天中午时,这股冤气就像迷失了方向一样,飞扬起沙砾,轻快随行。
各种衣服碎片,浮在水面的烧焦的木头和炭火的碎屑,漂浮着顺江面而下。
到海里也没断绝。
摩木自生:《庄子·外物》:“木与木相摩则然(燃)。
”星星如血:形容星星之火显明刺目。
睒睒:光焰闪烁貌。
熛若沃雪:火焰迸飞入水,如同沸水浇雪一样。
熛,迸飞的火焰。
沃雪,枚乘《七发》:“如汤沃雪。
”阴崖:阴暗潮湿的堤岸。
焦爇:烧焦。
爇,灼热。
连楫:船连在一起。
楫,船桨,代指船。
下碇:抛锚。
碇,停泊时为稳定船身用的石墩。
焚如以俱没:一起焚烧而沉没。
如,语助词。
痛謈:疼痛地呼叫。
田田:哀哭声。
《礼记·问丧》:“妇人不宜袒,故发胸、击心、爵踊,殷殷田田,如坏墙然,悲哀痛疾之至也。
”张皇:慌张,惊慌。
生涂:生路。
倏:迅疾。
阳焰:明亮的火焰。
鼓腥风而一吷:腥风吹过,发出一种轻微的声音。
吷,轻微的气流声。
《庄子·则阳》:“吹剑首者,吷而已矣。
”司马彪注:“吷,吷然如风过。
”洎:及,到。
声销而形灭:火灭后,人不但没有喊声,形体也消失了。
焄蒿:《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此百物之精也。
”注:“焄,谓香臭也;
蒿,谓气蒸出貌也。
”此指死人的冤气散发。
游氛:游荡于空中的凶气。
氛,凶气。
当午:正午。
方:方向。
嫖疾:轻捷衣缯败絮:指衣服的碎片。
缯,丝织品的总称。
查:烧焦的木头。
查,同“楂”。
亦有没者善游,操舟若神。
死丧之威,从井有仁。
旋入雷渊,并为波臣。
又或择音无门,投身急濑(lài),知蹈水之必濡(rú),犹入险而思济。
挟惊浪以雷奔,势若隮(jī)而终坠。
逃灼烂之须臾,乃同归乎死地。
积哀怨于灵台,乘精爽而为厉。
出寒流以浃(jiā)辰,目睊(juàn)睊而犹视。
知天属之来抚,慭(yìn)流血以盈眦(zī)。
诉强死之悲心,口不言而以意。
若其焚剥支离,漫漶(huàn)莫别。
圜(yuán)者如圈,破者如玦(jué)。
积埃填窍,攦(lì)指失节。
嗟(jiē)狸首之残形,聚谁何而同穴!收然灰之一抔(póu),辨焚余之白骨。
呜呼,哀哉!也有一些能潜水、善游泳的人,操纵舟船出神入画。
如今冒着生命威胁,去拯救别人,坠入水中,同样被溺死。
还有无路逃生的人跳入急流,明知投入水中会被淹死,仍然冒险而企图活命。
挟裹惊涛汹涌,拼命地划水,有些人看上去好像爬上了浪颠,但最终又沉没了。
这些人虽然暂时逃避免了烧灼的痛苦,但仍然难免一死。
鬼魂积聚着哀苦在内心,魂魄不宁而兴妖作怪。
十二天以后,死尸漂浮出寒冷的江面,他们侧视而没有闭上眼晴。
死者知道亲属来慰告,眼睛伤痛,流血盈眶,向亲人诉说横死的厄运,口不能言,以目示意。
人被烧死后,骸体破碎不全,面目焦糊,难以辨认。
环绕的人像圈,破损的人像块。
口鼻眼耳塞满了尘埃,折断了的肢体也每每缺少一节。
可叹形体残缺不全,互不相识的人同葬在一个墓穴里。
即使收取一捧燃灰,也难以分辨焚烧后是谁的白骨。
唉呀,可悲啊!从井有仁:下井救人。
此指涉险救人。
《论语·雍也篇》:“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
”其从之也?
’子曰:‘何其为然也?
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
’”孔颖达注:“仁者必济人于患难,故问有仁者堕井,将自投下从而出之不乎?
”雷渊:有雷神的深渊。
《楚辞·招魂》:“旋(xuàn)入雷渊,靡散而不可止些。
”波臣:犹言水族。
《庄子·外物》:“(鲋鱼曰)我东海之臣也,君岂有升斗之水活我乎?
”择音无门:找不到避火的地方。
音,通“荫”,遮蔽,可以躲避的地方。
急濑:湍急的水流。
濡:沾湿,这里指淹没。
思济:希望得到援救。
隮:上升。
灵台:指内心。
《庄子·庚桑》:“不可内于灵台。
”乘:依恃。
精爽:灵魂。
厉:厉鬼。
《左传·昭公七年》:“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犹能冯依于人,以为淫厉。
”出寒流以浃辰:谓遇难者的尸体从冰冷的江水中漂浮出来,已有十二天了。
浃辰,古代以干支纪日,自子至亥一周为十二天,称之为浃辰。
浃,周匝。
睊睊:侧目相视的样子。
这里说死者死不瞑目。
天属:即天性之亲,指父子、兄弟、姐妹等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抚:抚慰,悼念。
慭流血以盈眦:说死者眼眶流血。
据说人暴死后,亲人临尸,尸体会眼.鼻出血,以示泣诉。
慭,又作“慭”,伤痛。
眦,眼眶。
强死:横死,暴死。
意:表情,示意。
焚剥支离:肢体被烧得残缺不全。
支离,分散。
漫漶:模糊不清。
圜:同“圆”。
玦(决):环形而有缺口的玉器。
积埃填窍:尸体七窍充满泥土灰尘。
窍,七窍,指口、鼻、眼、耳七孔。
攦指:手指折断。
节:骨节。
狸首:指形体残缺。
韩愈《残形操序》:“《残形操》,曾子所作。
曾子梦一狸,不见其首,而作此曲也。
”聚谁何而同穴:谓不知姓名的人被同葬在一个坑穴里。
谁何,谁人。
然:同“燃”。
一抔:一掬,一捧。
且夫众生乘化,是云天常。
妻孥(nú)环之,气绝寝床。
以死卫上,用登明堂。
离而不惩,祀(sì)为国殇(shāng)。
兹也无名,又非其命,天乎何辜,罹(lí)此冤横!游魂不归,居人心绝。
麦饭壶浆,临江呜咽。
日堕(duò)天昏,凄凄鬼语。
守哭迍(zhūn)邅(zhān),心期冥遇。
惟血嗣之相依,尚腾哀而属路。
或举族之沉波,终狐祥而无主。
悲夫!丛冢有坎,泰厉有祀。
强饮强食,冯(píng)其气类。
尚群游之乐,而无为妖祟!人逢其凶也邪?
天降其酷也邪?
夫何为而至于此极哉!人的病死和老死,是正常的自然现象。
妻子和儿女环绕在周围,断气在睡床。
为保卫国君而死的勇士,死后可以跻身于君主的宗庙而受到祭祀,那些为国牺牲,身首异处而不屈的人,被奉为烈士而受到祭祀。
但这些遇难者却死得没有意义,况且又非善终。
老天啊,这些人有何罪过,非得遭受这样的冤屈横死呢?
游荡的冤魂不归去,家里的亲人心里悲痛欲绝。
他们捧着祭奠亡魂的酒类、食品临江洒泪。
天昏地暗,凄凄鬼语。
死者的亲人守在亡人身边哭泣徘徊,心里希望能在阴曹地府同亲人相遇。
而那些死者的嫡亲子女相互搀扶着,仍然哀声载道。
有的全家因大火落水而死,死者的阴灵孤伤无依,没人主管祭祀。
多么可悲啊!许多人葬在一处的乱坟,泰厉有祭祀仪式,希望死者的灵魂勉强自己多嚼点吃点,并找些气味相投的鬼一起游乐,希望他们喜欢群游的快乐,而不要兴妖作怪。
是人遭遇不吉利呢?
还是老天有意降下残酷的灾难呢?
为什么会发生这悲惨至极的事故呢?
乘化:顺应自然规律而死。
妻孥:妻子和儿女。
以死卫上:因保卫国君而死。
用:因而。
登明堂:指受尊敬,享祭祀。
明堂,古代帝王宣政教、行祭典的地方。
离而不惩:《九歌·国殇》:“首身离兮心不惩。
”不惩,不悔。
国殇:为国事而死的人。
居人:留存者。
指活着的亲人。
麦饭壶浆:带着酒饭来祭祀。
麦饭,麦子做的饭,引申为粗粝的饭食。
迍邅:难行的样子。
血嗣:嫡亲的儿孙。
腾哀:放声大哭。
属路:路上接连不断。
属,连续。
狐祥:彷徨,徘徊无依之意。
《战国策·楚策》:“父子老弱俘虏,相随于路,鬼狐祥而无主。
”丛冢有坎:那些无主的死者在乱葬的坟中也有自己的圹穴。
坎,坑,墓穴。
泰厉:死而无后的鬼。
《礼记·祭法》:“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溜,曰国门,曰国行,曰泰厉……”疏:“曰泰厉者,谓古帝王无后者。
此鬼无所依归,好为民作祸,故祀之也。
”强饮强食,冯其气类:勉强吃点喝点,凭借着鬼友之间的气味相投而度日。
冯,同“凭”,凭借。
类,一致,投合。
这里是安慰鬼魂的话。
尚群游之乐:表示劝勉之词。
祭中常用“尚飨”一语,此即仿用。
作品背景
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十二月十九日夜,江苏仪征沙漫洲港口停泊的盐船突然发生火灾,烟焰张天,嘶号动地,一夜之间烧毁盐船一百三十只,烧死和淹死船民一千四百人。
这一惨案发生后,作者悲愤难已,于是创作此文,以饱蘸深情的笔墨,用极为生动、准确、精练的文字,描绘了盐船失火的惨状,表达了对遇难船民的深切悲哀和同情。
文言文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