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作品原文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
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
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
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
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
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
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
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
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
”`
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
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
”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
而吾何为不豫?
”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
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
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
贾生,洛阳之少年。
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
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
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萦纡郁闷,趯然有远举之志。
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
是亦不善处穷者也。
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
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
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
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
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
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
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
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译注对照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
惜乎!贾(jiǎ)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人要有才能并不难,要使自己的才能施展出来实在不容易。
可惜啊,贾谊虽然能够做帝王的辅佐之臣,却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能。
贾生:即贾谊。
汉代的儒者称为“生”,如贾生、董生(董仲舒)。
贾谊(前200—前168),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
西汉初期的政论家、文学家。
年少即以育诗属文闻于世人。
后见用于汉文帝,力主改革,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因当时长沙王不受文帝宠爱,故有被贬之意)。
后改任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堕马而死,自伤无状,忧愤而死。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
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君子要想达成长远的目标,就一定要等待时机;
要想成就伟大的功业,就一定要能够忍耐。
古代的贤能之士,都有建功立业的才能,但有些人最终未能施展其才能的万分之一的原因,未必都是当时君王的过错,也有可能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所取者:指功业、抱负。
所就者:也是指功业。
可致之才:能够实现功业,抱负的才能。
致,指致功业。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
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
然则是天下无尧(yáo)、舜(shùn),终不可有所为耶?
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
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
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
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
”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
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yù)?
”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
而吾何为不豫?
”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
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hàn)矣。
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我看贾谊的议论,照他所说的规划目标,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又怎能超过他呢?
遇到像汉文帝这样的明君,尚且因未能尽才而郁郁死去,照这样说来,如果天下没有尧、舜那样的圣君,就终身不能有所作为了吗?
孔子是圣人,曾周游天下,只要不是极端无道的国家,他都想勉力扶助,希望终有一天能实践他的政治主张。
将到楚国时,先派冉有去接洽,再派子夏去联络。
君子要想得到国君的重用,就是这样的殷切。
孟子离开齐国时,在昼地住了三夜才出走,还说: “齐宣王大概会召见我的。
”君子不忍心别离他的国君,感情是这样的深厚。
公孙丑向孟子问道:“先生为什么不高兴?
”孟子回答:“当今世界上(治国平天下的人才),除了我还有谁呢?
我为什么要不高兴?
”君子爱惜自己是这样的无微不至。
如果做到了这样,还是得不到施展,那么就应当明白世上果真已没有一个可以共图大业的君主了,也就可以没有遗憾了。
像贾谊这样的人,不是汉文帝不重用他,而是贾谊不能利用汉文帝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啊!
贾生之论:指贾谊向汉文帝提出的《治安策》。
汉文:汉文帝刘恒,西汉前期最有作为的君主之一。
昼:齐地名,在今山东临淄。
孟子曾在齐国为卿,后来见齐王不能行王道,便辞官而去,但是在齐地昼停留了三天,想等齐王改过,重新召他入朝。
事见《孟子·公孙丑下》。
豫:喜悦。
《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曰:‘……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 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吾何为不豫哉?
’”充虞,孟子弟子,苏轼这里误为公孙丑。
夫绛(jiàng)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guàn)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cí)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
贾生,洛阳之少年。
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
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zì)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
安有立谈之间,而遽(jù)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萦纡(yū)郁闷,趯(tì)然有远举之志。
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
是亦不善处穷者也。
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
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
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周勃曾亲手持着皇帝的印玺献给汉文帝,灌婴曾联合数十万兵力,决定过吕、刘两家胜败的命运,他们又都是汉高祖的旧部,他们这种君臣遇合的深厚情分,哪里只是父子骨肉之间的感情所能比拟的呢?
贾谊不过是洛阳的一个青年,要想使汉文帝在一朝一夕之间,就完全抛弃旧有的规章制度,采用他的新主张,也太困难了。
作为贾谊这样的人,应该上面取得皇帝的信任,下面取得大臣的支持,对于周勃、灌婴之类的大臣,要从容地、逐渐地和他们加深交往,使得天子不疑虑,大臣不猜忌,这样以后,整个国家就会按自己的主张去治理了。
不出十年,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怎么能在顷刻之间就突然对人痛哭起来呢?
看他路过湘江时作赋凭吊屈原,郁结烦闷,心绪不宁,表露出退隐的思想。
此后,终因经常感伤哭泣,以至于早死,这也真是个不善于身处逆境的人。
谋划一次没有被采用,怎么知道就永远不再被采用呢?
不知道默默地等待形势的变化,而自我摧残到如此地步。
唉,贾谊真是志向远大而气量狭小,才力有余而见识不足。
绛侯:周勃,汉初大臣。
优游,叠韵连绵字,从容不迫的样子。
浸渍,双声连绵字,渐渐渗透的样 子。
优游浸渍:从容不迫,逐渐渗透。
遽:副词,急速,骤然,迫不及待地。
指贾谊在《治安策》的序中所说;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
”萦纡:双声连绵字,缭绕的样子。
这里比喻心绪不宁。
趯然:超然的样子。
远举,原指高飞,这里比喻退隐。
贾谊《吊屈 原赋》:“见细德之险徵兮,遥曾击而去之。
”正是远举的意思。
贾谊在做梁怀王太傅时,梁怀王骑马摔死,他自伤未能尽职,时常哭泣,一年多后就死了。
夭绝,指贾谊早死。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
是故非聪明睿(ruì)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
古今称苻(fú)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
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
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juàn)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jǔ),不能复振。
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古人有出类拔萃的才能,必然会不合时宜而招致困境,因此没有英明智慧、不受蒙蔽的君主,就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古人和今人都称道苻坚能从草野平民之中起用了王猛,在很短时间内全部斥去了原来的大臣而与王猛商讨军国大事。
苻坚那样一个平常之辈,竟能占据了半个中国,这道理就在于此吧。
我很惋惜贾谊的抱负未能施展,所以对此加以详尽的评论。
同时也要使君主明白:如果得到了像贾谊这样的臣子,就应当了解这类人有孤高不群的性格,一旦不被重用,就会忧伤颓废,不能重新振作起来。
像贾谊这种人,也应该有节制地发泄自己的情感呀,谨慎的对待自己的立身处世啊!
累:忧虑。
睿:智慧通达。
苻坚:晋时前秦的国君。
王猛:字景略,初隐居华山,后受苻坚召,拜为中书侍郎。
王猛被用后,受到苻坚的宠信,屡有升迁,权倾内外,遭到旧臣仇腾、席宝的反对。
苻坚大怒,贬黜仇、席二人,于是上下皆服(见《晋书·载记·王猛传》)。
匹夫:指苻坚。
略:夺取。
当时前秦削平群雄,占据着北中国,与东晋对抗,所以说“略有天下之半”。
狷介:孤高,性情正直,不同流合污。
病沮:困顿灰心。
沮:颓丧。
发:泛指立身处世,也就是上文所谓自用其才。
作品背景
苏轼于嘉佑二年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试于礼部,时年21岁,到嘉佑五年(1060年)任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四年时间先后写有二十五《进策》、二十五《 进论》,这些策论基本上系统阐述了他的政治思想和主张。
《贾谊论》就是《进论》中的一篇。
文言文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