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界山居记文言文

  1. 九五查询
  2. 文言文查询
  3. 宝界山居记文言文
宝界山居记文言文 归有光 /明代

作品原文

  太湖,东南巨浸也,广五百里,群峰出于波涛之间以百数。
而重涯别坞,幽谷曲隈,无非仙灵之所栖息。
天下之山,得水而悦,水或束隘迫狭,不足以尽山之奇;
天下之水,得山而止,山或孤孑卑稚,不足以极水之趣。
太湖漭淼澒洞,沉浸诸山,山多而湖之水足以贮之。
意惟海外绝岛胜是,中州无有也。
故凡奔涌屏列于湖之滨者,皆挟湖以为胜。

  自锡山过五里湖,得宝界山,在洞庭之北、夫椒、湫山之间,仲山王先生居之。
先生蚤岁弃官,而其子鉴始登第,亦告归,家庭间日以诗画自娱。
因长洲陆君,来请予为山居之记。

  余未至宝界也,尝读书万峰山,尽得湖滨诸山之景。
虽面势不同,无不挟湖以为胜,而马迹长兴,往往在残霞落照之间,则所谓宝界者,庶几望见之。
昔王右丞辋川别墅,其诗画之妙,至今可以想见其处。
仲山之居,岂减华子冈、欹湖诸奇胜?
而千里湖山,岂蓝田之所有哉?
摩诘清思逸韵,出尘壒之外。
而天宝之末,顾不能自引决,以濡羯胡之腥膻。
以此知士大夫出处有道,一失足遂不可浣,如摩诘,令人千载有遗恨也。
今仲山父子嘉遁于明时,何可及哉!何可及哉!

译注对照

太湖,东南巨浸(jìn)也,广五百里,群峰出于波涛之间以百数。
而重涯别坞(wù),幽谷曲隈(wēi),无非仙灵之所栖息。
天下之山,得水而悦,水或束隘(ài)迫狭,不足以尽山之奇;
天下之水,得山而止,山或孤孑(jié)卑稚,不足以极水之趣。
太湖漭(mǎng)(miǎo)(hòng)(tóng),沉浸诸山,山多而湖之水足以贮(zhù)之。
意惟海外绝岛胜是,中州无有也。
故凡奔涌屏列于湖之滨者,皆挟湖以为胜。
太湖是东南方的大湖。
它方圆五百里,挺立于波涛之上的山峰数以百计。
而层层叠叠的山谷,各不相同的谷地,幽深的山谷,曲折的水流,无非是神仙圣灵栖息的地方。
天下的山峰,有水才能有情趣;
有时候水被束缚显得狭窄紧迫,就不能尽显山的奇美;
天下的水,有山才能尽显其美;
山有时孤零矮小,就不能尽显水的奇趣。
太湖水势广阔浩荡,连绵不断,淹没了许多山,山虽多但太湖的水却足以容纳得下。
我想这只是海外才有的独一无二的岛,这样绝美的风景在中原是没有的。
因此凡是太湖边的奔流的河水,屏列的山峰,都是凭借太湖才成为了胜景。
巨浸:太湖,古称震泽、具区、笠泽,在江苏和浙江两省之间,周围五百余里,面积三万六千多顷,为长江和钱塘江下游泥沙堰塞古海湾而成,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素称鱼米之乡。
《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扬州,……其泽薮(sǒu)曰具区(太湖的古名),其川三江,其浸五湖。
”郑玄注:“浸,可以为陂灌溉者。
”广五百里:《明史·地理一·苏州府》:太湖“纵广三百八十三里,周三万六千顷”。
坞:四周高而中间低的谷地。
曲隈:水流弯曲之处。
孤孑卑稚:孤零矮小。
漭淼澒洞:水势广阔浩荡,相连不断。
中州: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亦称中原。
奔涌:奔腾涌出。
屏列:像屏风一样排列着。

自锡山过五里湖,得宝界山,在洞庭之北、夫椒(jiāo)、湫(jiǎo)山之间,仲山王先生居之。
先生蚤岁弃官,而其子鉴始登第,亦告归,家庭间日以诗画自娱。
因长洲陆君,来请予为山居之记。
从锡山经过五里湖,就到了宝界山,它在洞庭山的北面,椒山、湫山的中间,王仲山先生住在那里。
先生早年曾弃官不做,而他的儿子刚刚考中,也辞官回家了。
他们在家中的庭院里每天吟诗作画自娱自乐。
因而长洲县的陆君让我为山居作一篇传记。
锡山:山名,在今江苏省无锡市西。
“洞庭”句:洞庭,山名。
太湖中有东、西洞庭二山,东洞庭山现已与陆地相连。
夫椒:山名,在太湖当中。
一说:又名包山,即西洞庭山。
湫山:太湖中山名。
蚤:同“早”。
告归:辞官回家。

余未至宝界也,尝读书万峰山,尽得湖滨诸山之景。
虽面势不同,无不挟湖以为胜,而马迹长兴,往往在残霞落照之间,则所谓宝界者,庶几望见之。
昔王右丞辋(wǎng)川别墅,其诗画之妙,至今可以想见其处。
仲山之居,岂减华子冈、欹(qī)湖诸奇胜?
而千里湖山,岂蓝田之所有哉?
摩诘(jié)清思逸韵,出尘壒(ài)之外。
而天宝之末,顾不能自引决,以濡(rú)(jié)胡之腥膻(shān)
以此知士大夫出处(chǔ)有道,一失足遂不可浣(huàn),如摩诘,令人千载有遗恨也。
今仲山父子嘉遁于明时,何可及哉!何可及哉!我没有到过宝界山,但曾经在万峰山读书,饱览过湖边各山的奇景。
虽然方向形势不同,但没有一个不是凭借太湖才成为胜景的。
常常在夕阳西下、残霞片片的时候,从长兴县的马迹山上几乎可以望见那座宝界山。
过去王维闲居的辋川别墅,将其入诗入画得非常美妙,至今可以让人想象出那个地方。
仲山先生的住所,比起华子冈、欹湖那些奇妙美好的景象,难道有所逊色吗?
茫茫千里湖山一片,哪里是蓝田所能具有的呢?
王维思想超逸脱俗,高于世人,但天宝末年却不能自杀殉国,结果被叛军俘获。
从这里可以看出士大夫当官退隐都有原则,一旦失足就不能再恢复清白,比如说王维,让人一千年来还有遗憾。
如今仲山父子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归隐,哪里比得上啊!哪里比得上啊!
万峰山:又名邓尉山,在今江苏省吴县西南。
面势:方向形势。
马迹长兴:山名,在太湖中。
长兴:县名,今属浙江省。
“王右丞”句:王右丞,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与画家。
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
《新唐书·文艺中》有传。
辋川别墅: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南。
王维得宋之问蓝田别墅,改筑而成。
王维曾集其吟咏为《辋川集》,并绘有《辋川图》。
华子冈、欹湖:辋川的两处名胜。
蓝田:指代辋川别墅。
摩诘:指王维。
尘壒:尘埃。
此指世俗。
壒,灰尘。
天宝之末:天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742年—755年)。
末,末年,指天宝十四年(755年),其年发生安史之乱。
顾:却,然而。
自引决:自杀。
濡羯胡之腥膻:安禄山军队攻进长安,王维被俘,遣送洛阳,授予给事中官职。
事见《唐书·王维传》。
羯胡:匈奴人的别称,此代指安禄山。
出处有道:当官与退隐都有原则。
出,指出仕,当官。
处,指退隐。
“失足”句:失足,指道德堕落,丧失节操。
浣,洗净。
嘉遁于明时:嘉遁,合乎正道的退隐。
《周易·遯(dùn)卦·九五》:“嘉遁贞吉。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作品背景

  《宝界山居记》写作于明代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或稍后,归有光时年六十三岁。
宝界山居的主人王仲山,即王问,官至广东按察佥事,乞养归。
《明史》有传,称他:“筑宝湖上,读书三十年,不履城市,数被荐不起。
工诗文书画,清修雅尚,士大夫皆慕之。
卒年八十,门人私谥曰文静先生。
”其子王鉴,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二甲第十七名进士,与归有光有同年之谊。
授武定知州,升吏部郎中,囚念父老,谢病归,回乡奉养父亲。
文章中“其子鉴始登第,亦告归”,讲的即是此举,其“告归”当在中进士以后三年左右,据此即可推定此文的写作年代。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