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作品原文
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
至唐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宗师,而钟王之法益微。
至于诗亦然。
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
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
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
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
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余子所及也。
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
其诗论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
”`
盖自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恨当时不识其妙,予三复其言而悲之。
闽人黄子思,庆历、皇祐间号能文者。
予尝闻前辈诵其诗,每得佳句妙语,反复数四,乃识其所谓。
信乎表圣之言,美在咸酸之外,可以一唱而三叹也。
予既与其子几道、其孙师是游,得窥其家集。
而子思笃行高志,为吏有异材,见于墓志详矣,予不复论,独评其诗如此。
译注对照
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
至唐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宗师,而钟王之法益微。
我曾经评论书法,提出钟繇、王羲之的字体清逸古朴,妙处在笔画之外。
到唐代的颜真卿、柳公权,才汇集了从古到今的笔法而尽力加以发展,达到了书法变化的极限,天下人都一致把他们奉为师表。
而钟繇、王羲之的笔法就越来越衰微了。
书:书法。
钟:即钟繇(yóu),字元常,三国时魏人,书法家,各体皆工,尤精隶书;
王:即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书法家,长于行草,有书圣之称。
颜:颜真卿,字清臣;
柳:柳公权,字诚悬。
均为唐代书法家。
翕(xī)然:统一或调协的样子。
至于诗亦然。
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
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wěi)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
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
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
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nóng)于简古,寄至味于澹(dàn)泊,非余子所及也。
唐末司空图,崎(qí)岖(qū)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
其诗论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
”盖自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恨当时不识其妙,予三复其言而悲之。
至于诗也是这样。
苏武、李陵的天然不加修饰,曹植、刘桢的自写真性,陶渊明、谢灵运的高超脱俗,已经达到够高的境界了。
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俊美妙、冠绝当代的姿彩,逾越百代,从古到今的诗人全都无法比拟;
但从曹魏、两晋以来,高洁出俗的风韵,也稍为衰减了。
李白、杜甫之后,诗人继续出现,虽然偶然有高远的韵致,却多是才华不足以表达心意。
只有韦应物、柳宗元,在简洁古朴的语言中表现出纤秀绮丽的意态,在恬静寡欲的诗行中寄寓了极为浓郁的诗味,不是我们这些人能够相比的。
唐朝末年,司空图生活在战乱的艰难困苦中,但诗文很高雅,仍具有太平时期遗留下来的风度。
他评论诗歌说:“梅子只有酸味,食盐只有咸味,饮食中不能没有食盐和梅子,但食盐和梅子带来的味道之美常常在咸味和酸味之外。
”他把自己在诗歌的字面以外领略到的韵味列为二十四种,只恨当时的人不能认识到他的高妙,我再三地咀嚼他的话而为他感到悲伤。
苏李:即汉代苏武和李陵。
曹:即曹植,字子建,曹操第三子;
刘:即刘桢,字公干,“建安七子”之一。
陶:陶潜,字渊明,东晋人;
谢:谢灵运,南朝时人。
李太白:即李白;
杜子美:即杜甫。
英玮:英俊美妙。
凌:逾越。
才不逮意:才华不足以表达心意。
韦应物:唐代大历时期诗人;
柳宗元:中唐散文家和诗人。
纤秾:纤巧浓艳。
简古:简洁古朴。
至味:极浓郁的诗味。
澹泊:恬静寡欲。
司空图:宇表圣,唐末诗人、诗论家,著有《诗品》。
承平:太平。
“其诗论曰”句:此句引语出自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文字与原文有出入。
二十四韵:指司空图把诗歌划分为二十四种不同风格,分别以诗论文,称为二十四诗品。
闽人黄子思,庆历、皇祐(yòu)间号能文者。
予尝闻前辈诵其诗,每得佳句妙语,反复数四,乃识其所谓。
信乎表圣之言,美在咸酸之外,可以一唱而三叹也。
予既与其子几道、其孙师是游,得窥(kuī)其家集。
而子思笃行高志,为吏有异材,见于墓志详矣,予不复论,独评其诗如此。
福建人黄子思,在庆历、皇祐年间号称是擅长写文章的人。
我曾经听到前辈朗诵他的诗,毎逢得到妙语好句,要反复多次地品味,才能懂得他所表达的意思。
的确像司空图所说的,味道之美在咸味和酸味之外,可以一唱三叹啊!我既然和他的儿子几道、孙子师是交游,就有机会阅读到他家传的诗集。
子思品行诚笃,志向高远,做官有出色的才干,这些在墓志中可以看到详细的记述,我不再论说了,只对他的诗作出以上评论。
庆历、皇祐:均为宋仁宗赵祯的年号。
窥:窥看,这里表示阅读,带有自谦的意思。
家集:家传的诗集。
笃:诚笃。
作品背景
这篇文章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黄子思,名孝先,福建浦城人,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进士。
其子黄几道,孙黄师是皆与苏轼交游,师是两女皆嫁苏轼子,两家关系较深。
黄子思有诗集二十卷,当苏轼阅读到这些诗集后,他为诗集写了这篇跋文。
文言文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