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作品原文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
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
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
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
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
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
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
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御史大夫昌下相国,相国酂侯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
年老癃病,勿遣。
译注对照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
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
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xī)由进?
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
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
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
贤士大(dài)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
布告天下,使明知朕(zhèn)意。
听说古代圣王没有谁超过周文王的,霸主没有谁超过齐桓公的,他们都依靠贤人成就功名。
现在天下贤人有智慧有才能,难道只有古代才有这样的人吗?
担忧的是君主不肯去结交,贤士有什么道路被进用?
现在我靠上天神灵和贤士大夫平定了天下,统一全国成为一家。
希望长久保持下去,世世代代奉祀宗庙到无穷。
贤人已经和我共同平定天下了,而不和我共同治理天下,可以吗?
贤士大夫们肯同我共事的,我能够使他贵显。
把诏令布告天下,让大家明白我的意思。
高帝:即汉高祖刘邦,字季,沛(今江苏沛县)人。
西汉王朝的建立者,公元前206年至前195年在位。
他继承秦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和重农抑商政策,发展农业生产,打击商贾。
他能知人善任,任人唯贤。
诏:诏书,皇帝的命令或文告。
莫:没有什么人,代词。
周文:即周文王,姓姬,名昌,商纣时为西伯。
在位五十年,国势强盛。
伯:通“霸”,春秋时诸侯的盟主。
齐桓:即齐桓公。
姓姜,名小白。
他任用管仲,富国强兵,九合诸侯,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
智能:智谋与才能岂特:岂独,难道只。
人主:人君。
奚由:由奚,从哪里。
奚,何,哪里。
灵:威灵,有保佑的意思。
以为一家:以天下为一家。
以,介词。
“以”后省宾语“之”(天下)。
宗庙:奉祀祖先的庙堂。
古时把帝王的宗庙当作国家的象征。
亡绝:无穷。
亡,通“无”。
平:平定。
安利:安养。
游:交游,这里有共事的意思。
尊显:致人于尊贵显赫的地位朕:我,我的。
古时君臣都可称“联”,自秦始皇时起,专作皇帝自称。
御史大夫昌下相国,相国酂(zàn)侯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jùn)守,其有意称(chèn)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qiǎn)诣(yì)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
年老癃(lóng)病,勿遣。
御史大夫周昌把诏书下达相国酂侯,相国酂侯下达各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达各郡太守。
如果有美名和美德相称的,一定要亲自劝他出来,给他准备车马,送他到相国府,写下经历、状貌、年龄。
如果有贤人而不推举,发觉后要免除他的官。
年老而体弱多病的,不要送来。
御史大夫:汉朝仅次于丞相的中央最高长宫之一。
协助相国,掌管机要文书和监察事务。
昌:周昌,高祖功臣。
下:下达。
相国:即丞相,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国家政事的最高行政长官。
酂侯:指萧何。
御史中执法:又称御史中丞,地位仅次于于是大夫。
这里指诸侯国掌管监查、执法职务的长官。
郡守: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即太守。
其有:如有。
意:美好的名声。
称:相符。
明德:美德。
身劝:亲自往劝出仕。
诣:前往。
署:题写。
行、义、年:事迹、状貌、年龄。
义,通“仪”。
觉免:发觉后受免职处分。
癃:腰部弯曲、背部隆起。
这里泛指残疾。
遣:派送,打发。
作品背景
汉高祖刘邦懂得任用人才是取得胜利的保证;
得天下以后,要巩固封建统治,使天下长治久安,就要有贤才作为辅佐。
本文是他在全国范围内征求贤才的一道诏令,他以周文、齐桓自许,用古代贤士期待今人,表现他的存心王霸和求贤若渴的心情。
文言文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