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作品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述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为政》)
译注对照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时习:按时温习。
时,按时。
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
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
说,通假字,同“悦”,愉快。
愠:生气,发怒。
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有才德的人。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疑惑。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
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一说,仁德。
者:代词,……的人。
好:喜好,爱好。
乐:以……为快乐。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述而》孔子说:“几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川上:河边。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立足于世,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
”十有五:十五岁。
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站立,站得住。
惑:迷惑,疑惑。
天命:上天的意旨。
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
命,命令。
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从心所欲:顺从意愿。
逾矩:越过法度。
逾,越过。
矩,法度。
文言文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