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作品原文
闽,故隶周者也。
至秦,开其地,列于中国,始并为闽中郡。
自粤之太末,与吴之豫章,为其通路。
其路在闽者,陆出则阸于两山之间,山相属无间断,累数驿乃一得平地,小为县,大为州,然其四顾亦山也。
其途或逆坂如缘絙,或垂崖如一发,或侧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皆石芒峭发,择然后可投步。
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
非其土人,罕不踬也。
其溪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士骑满野,千里下上,不见首尾。
水行其隙间,或衡缩蟉糅,或逆走旁射,其状若蚓结,若虫镂,其旋若轮,其激若矢。
舟溯沿者,投便利,失毫分,辄破溺。
虽其土长川居之人,非生而习水事者,不敢以舟楫自任也。
其水陆之险如此。
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盖以其陿多阻,岂虚也哉?
福州治侯官,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
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在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城之内外皆涂,旁有沟,沟通潮汐,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
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
城之中三山,西曰闽山,东曰九仙山,北曰粤王山,三山者鼎趾立。
其附山,盖佛、老子之宫以数十百,其瑰诡殊绝之状,盖已尽人力。
光禄卿、直昭文馆程公为是州,得闽山嵚崟之际,为亭于其处,其山川之胜,城邑之大,宫室之荣,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
程公以谓在江海之上,为登览之观,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州之山,故名之曰“道山之亭”。
闽以险且远,故仕者常惮往,程公能因其地之善,以寓其耳目之乐,非独忘其远且险,又将抗其思于埃壒之外,其志壮哉!
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余功又及于此。
盖其岁满就更广州,拜谏议大夫,又拜给事中、集贤殿修撰,今为越州,字公辟,名师孟云。
译注对照
闽,故隶周者也。
至秦,开其地,列于中国,始并为闽中郡。
自粤之太末,与吴之豫章,为其通路。
其路在闽者,陆出则阸(è)于两山之间,山相属(zhǔ)无间断,累数驿乃一得平地,小为县,大为州,然其四顾亦山也。
其途或逆坂(bǎn)如缘絙(huán),或垂崖如一发,或侧(zè)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皆石芒峭发,择然后可投步。
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
非其土人,罕不踬(zhì)也。
其溪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士骑满野,千里下上,不见首尾。
水行其隙间,或衡缩蟉(liú)糅(róu),或逆走旁射,其状若蚓(yǐn)结,若虫镂,其旋若轮,其激若矢(shǐ)。
舟溯(sù)沿者,投便利,失毫分,辄(zhé)破溺(nì)。
虽其土长川居之人,非生而习水事者,不敢以舟楫(jí)自任也。
其水陆之险如此。
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盖以其陿(xiá)多阻,岂虚也哉?
闽,原来隶属于周朝,到秦时,开辟了这方土地,列入中原,这才合并为闽中郡。
从越国的太末县,和吴地的豫章郡,是(自中原通向)它的通道。
这通道到了闽地,陆路就被阻塞在两山当中,而山相连没有间断,接连过了几个驿站才能见到一块平地,小的作为县,大的作为州,然而州、县(城)的四面望去也都是山。
它的道路有的迎着山坡像攀援着粗绳登上,有的垂直挂在山崖上像一丝头发,有的小路蜿蜒在深不可测的溪流上,(路旁)都有石刃从峭壁上刺出,要看准了脚下的地方然后才可以举步。
背着、顶着东西的人即使是本地人,也还要侧着脚然后才能够前进。
不是那个地方的人很少不被绊倒的。
走水路,水都是从高处奔流而下,岩石交错出于水中,如树木竖立,如兵马遍布野外,上下千里,见不到头尾。
水流穿行在它的空隙间,有的曲折盘绕流淌,有的逆行侧射,它的形状像蚯蚓盘结,像虫形雕刻,旋涡像轮子,水流激射如箭。
船逆行而上,要善于利用水势,稍微有分毫差错,即刻船破溺水。
即使是本地人,如不是一生下来就练习水上功夫,也不敢担任起行船的职责。
闽地水陆两路的艰险就是这样。
汉代曾经把这里的人民迁徙到江淮之间,而使这地方空着,大概因为这地方险狭多阻,难道这是虚言吗?
道山亭:在今福建福州城内乌石山。
北宋熙宁年间,福州太守程师孟性喜游览名胜,曾上乌石山,赞赏山川之美,并在乌山(也称道山)上建了一座亭子。
程师孟认为乌山在江海之上,作登山四望的观看,可以和道家所说的蓬莱、方丈、瀛州三座仙山并列,所以为亭子起名叫“道山之亭”,故名道山亭。
隶周者也:隶属于周朝。
秦:朝代名。
秦王嬴政统一中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自称始皇帝,建都咸阳。
共历二世,统治十五年。
中国:指中原地区,一指国家,朝廷。
闽中郡:治所在冶县(今福建福州)。
粤:民族名。
居于今江、浙、闽、粤一带,总称百粤。
文中指百粤人所居地区。
太末:县名,治所在今浙江龙游。
豫章:古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阸:阻塞,阻隔。
相属:相接连。
驿:计算驿路长度的单位,两个驿站之间路程为一驿。
一得:得到一个。
逆坂:指攀爬陡峻的山坡。
缘:攀援。
絙:粗绳索。
侧径:狭窄的路。
侧:通“仄”,狭窄。
钩:环绕,回旋。
不测:不可计数,不可测量,比喻指深渊。
石芒:山石的尖端。
峭发:陡峭突出。
投步:举步,落脚。
负戴:以背负物,以头顶物。
土人:世代居住本地的人。
侧足:侧转其足,形容道路险峻狭窄而不敢正立。
踬:跌倒,绊倒。
士骑:指骑马的兵士。
衡缩:纵横。
蟉糅:盘曲混杂的样子。
逆走:退走,逃走。
旁射:四射。
蚓结:像蚯蚓一样屈曲。
溯沿:逆水上行和顺水下行。
便利:敏捷,灵活。
破溺:指船毁人溺水。
川居:指住在水边。
水事:指驾船、泅水之类的事情。
自任:自动承担,指敢于承担。
虚:空出,空着。
陿:狭隘,狭窄。
福州治侯官,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
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在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城之内外皆涂,旁有沟,沟通潮汐,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
麓(lù)多桀(jié)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丽相矜(jīn),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
城之中三山,西曰闽山,东曰九仙山,北曰粤王山,三山者鼎趾(zhǐ)立。
其附山,盖佛、老子之宫以数十百,其瑰诡殊绝之状,盖已尽人力。
福州的州治所在侯官,对闽地来说是土地的中部,就是所说的闽中。
它是闽地最平坦宽广的地方,离四面的山都很远,而闽江就在它的南边,大海就在它的东边。
城内外都有路,路旁有小河,小河可以沟通大海,船载的人和货物昼夜都可以聚集在家门。
山上多大树,工匠中有很多是手艺精湛的。
人们竞相夸耀自己房屋的大并且华丽,即使是下等贫苦的人也一定要使自己的住宅宽敞。
而佛教、道教之徒,他们的庙观又特别壮丽。
城中有三座山,西边的叫闽山,东边的叫九仙山,北边的叫越王山,三座山鼎足而立。
沿着山势,佛教、道教的庙观有数十上百处,它那宏伟奇异绝然不同的形状,也许已经用尽了人工之力。
侯官:县名,治所在今福建闽侯境内。
土中:四方的中心地区。
四出:向四面延伸,指四面。
涂:通“途”,道路。
潮汐:在月球和太阳引力的作用下,海洋水面周期性的涨落现象。
在白昼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
桀木:高大的树。
良能:指精湛的技能。
相矜:互相夸耀。
下贫:极穷,也指极穷的人。
佛、老子:佛家和道家的并称。
佛家以佛陀为祖,道家以老子为祖,故称。
老子:相传为春秋时期思想家。
道教的创始人。
姓李名耳,字聃,故也称老聃。
著《道德经》五千言,也名《老子》,为道教的经典作品。
宫:古代对房屋、居室的通称。
鼎趾:鼎足。
殊绝:特出,超绝。
光禄卿、直昭文馆程公为是州,得闽山嵚(qīn)崟(yín)之际,为亭于其处,其山川之胜,城邑之大,宫室之荣,不下簟(diàn)席而尽于四瞩。
程公以谓在江海之上,为登览之观,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yíng)州之山,故名之曰“道山之亭”。
闽以险且远,故仕者常惮(dàn)往,程公能因其地之善,以寓其耳目之乐,非独忘其远且险,又将抗其思于埃壒(ài)之外,其志壮哉!光禄卿、直昭文馆程公主政福州,在福州的高耸处,建了一座亭子,这里的山水胜景,城池的宏大,宫室的繁荣,不用走离竹席就尽可观望四面景色。
程公认为这里在江海之上,作登山四望的观看,可以和道家所说的蓬莱、方丈、赢州三座仙山并列,所以为它起名叫“道山之亭”。
闽地由于道路险远,所以做官的常怕到此任职,程公能够依照这地方的长处筑亭,用来寄托他耳目的欢乐,不但忘掉了它路远而险峻,又将他的思想提高出于尘埃之外,他的志向多么壮阔啊!直:指摄官,代理。
昭文馆:官署名。
唐代设置学士,掌详正图籍,参议朝廷制度礼仪,教授生徒。
宋承唐制,以上相为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
学士、直学士不常置,直馆以京朝官充任,掌书籍修写校雠之事。
程公:指程师孟,字公辟,宋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景祐进士。
熙宁元年(1068年)九月,以光禄卿出任福州知府。
翌年四月,扩建城墙,疏浚城壕,修造桥梁。
熙宁三年(1070年),在庙学内建厅舍,又在乌石山建道山亭。
同年六月,调任广州知州。
后入京为给事中,集贤殿修撰、都水监,又移知越州、青州。
嵚崟:高大,险峻。
荣:盛多。
簟席:竹席。
四瞩:眺望四方。
蓬莱、方丈、瀛洲:古代传说中的海上神山名,也常泛指仙境。
道山:传说中的仙山。
惮:畏难,畏惧。
抗:振,离扬。
埃壒:凡尘,世俗。
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余功又及于此。
盖其岁满就更广州,拜谏议大夫,又拜给事中、集贤殿修撰(zhuàn),今为越州,字公辟,名师孟云。
程公在这个州府由于治理得好而闻名,既改造了城墙、又革新了学府,并且利用公事之余的时间又办到了建亭这件事。
他一年以后就改任广州知府,随后又赴任诛议大夫,接着任给事中、集贤殿修撰,现在担任越州知府,他的字是公辟,名字叫师孟。
治行:为政的成绩。
余功:空余的时间。
岁:文中指任期。
谏议大夫:官名,掌侍从规谏。
集贤殿:唐置。
于殿内设书院。
置学士、直学士,以宰相为知院事,有修撰、校理等官,掌刊辑经籍、搜求佚书。
修撰:官名。
唐代史馆有修撰,掌修国史,宋有集英殿、右文殿等修撰。
越州:治所在绍兴(今属浙江)。
作品背景
公元1079年(宋神宗元丰二年),作者离开福州后在明州(今宁波)任上,应程师孟之请写下了《道山亭记》。
作者对程师孟这样在偏远的地方犹能随遇而安、自得其乐的旷达情怀十分佩服,所以写下了这篇文章,来称扬程师孟的旷世豪情。
文言文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