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破赵之战文言文

  1. 九五查询
  2. 文言文查询
  3. 韩信破赵之战文言文
韩信破赵之战文言文 司马迁 /两汉

作品原文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
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
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阏与,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
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
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
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於戏下。
愿君留意臣之计。
否,必为二子所禽矣。
”`
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
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
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
”`
不听广武君策,广武君策不用。

  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
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
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 “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
令其裨将传飧,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
”`
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
”`
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赵军望见而大笑。
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
於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
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
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
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
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
於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

  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於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诸将效首虏,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
然竟以胜,此何术也?
”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
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
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善。
非臣所及也。
”`

  於是信问广武君曰:“仆欲北攻燕,东伐齐,何若而有功?
”广武君辞谢曰: “臣闻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
今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事乎!”信曰:“仆闻之,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於虞而智於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
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
以不用足下,故信得侍耳。
”`
因固问曰:“仆委心归计,愿足下勿辞。
”`
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故曰‘狂夫之言,圣人择焉’。
顾恐臣计未必足用,愿效愚忠。
夫成安君有百战百胜之计,一旦而失之,军败鄗下,身死泜上。
今将军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阏与,一举而下井陉,不终朝破赵二十万众,诛成安君。
名闻海内,威震天下,农夫莫不辍耕释耒,褕衣甘食,倾耳以待命者。
若此,将军之所长也。
然而众劳卒罢,其实难用。
今将军欲举倦弊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欲战恐久力不能拔,情见势屈,旷日粮竭,而弱燕不服,齐必距境以自强也。
燕齐相持而不下,则刘项之权未有所分也。
若此者,将军所短也。
臣愚,窃以为亦过矣。
故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
韩信曰:“然则何由?
”广武君对曰:“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案甲休兵,镇赵抚其孤,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醳兵,北首燕路,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於燕,燕必不敢不听从。
燕已从,使喧言者东告齐,齐必从风而服,虽有智者,亦不知为齐计矣。
如是,则天下事皆可图也。
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
”`
韩信曰:“善。
”`
从其策,发使使燕,燕从风而靡。
乃遣使报汉,因请立张耳为赵王,以镇抚其国。
汉王许之,乃立张耳为赵王。

译注对照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xíng)击赵。
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
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lǔ)魏王,禽夏说,新喋(dié)血阏(yān)与,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
臣闻千里馈(kuì)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cuàn),师不宿饱。
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
足下深沟高垒(lěi),坚营勿与战。
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於戏下。
愿君留意臣之计。
否,必为二子所禽矣。
”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
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
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
”不听广武君策,广武君策不用。
韩信和张耳率领几十万人马,想要突破井陉口,攻打赵国。
赵王、成安君陈余听说汉军将要来袭击赵国,在井陉口聚集兵力,号称二十万大军。
广武君李左车向成安君献计说:“听说汉将韩信渡过西河,俘虏魏豹,生擒夏说,最近血洗阏与,如今又以张耳辅助,计议夺取赵国。
这是趁着胜利的锐气还未消散离开本国远征,锋芒不可阻挡。
可是,我听说从千里之外运送军粮,士兵们就会忍饥挨饿;
临时打柴做饭,士兵常常不能吃饱。
眼下井陉这条道路,两辆战车无法并行,骑兵不能排成行列,行进的军队迤逦数百里,运送粮食的队伍势必远远地落到后边,希望您临时调拨三万奇兵给我,我从隐蔽小路拦截他们的粮草,您就深挖战壕,高筑营垒,坚守军营,不外出与之交战。
他们向前不得战斗,向后无法后退,我出奇兵截断他们的后路,使他们在荒野什么东西也抢掠不到,用不了十天,两将的人头就可送到将军帐下。
希望您仔细考虑我的计策。
否则,一定会被他二人俘虏。
”成安君,是信奉儒家学说的刻板书生,常常说正义之师不使诈不出奇招阴谋,说:“我曾经看兵书上讲,兵力比敌人多十倍,就可以包围它,超过敌人一倍就可以和他们交战。
现在韩信的军队号称数万,实际上不过数千。
竟然跋涉千里来袭击我们,肯定已经很疲惫了。
如果回避不出击,等后续援兵到达,又该怎么对付呢?
诸侯们会认为我胆小,就会轻易地来攻打我们。
”于是没有采纳广武君的计策。
井陉:一般是指井陉县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
闻:听说。
虏:俘虏。
樵苏后爨:柴草做不成饭。

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
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
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 “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令其裨(pí)将传飧(sūn),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
”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
”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赵军望见而大笑。
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
於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
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
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
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
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
於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
韩信派人暗中打探,了解到成安君没有采纳广武君的计策,回来报告,韩信大喜,才敢领兵进入井陉狭道。
离井陉口还有三十里,停下来宿营。
半夜传令出发,挑选了两千名轻装骑兵,每人拿一面红旗,从隐蔽小道上山,在山上隐蔽着观察赵国的军队。
韩信告诫说:“交战的时候,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动追赶我军,你们火速冲进赵军的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旗帜。
”又让副将传达开饭的命令。
说:“今天击败了赵军之后就举行会餐”。
将领们都不相信,假意回答道:“好。
”韩信对手下军官说:“赵军已先占据了有利的地形,扎下营寨,并且他们在没有看到我军大将的旗鼓时,是不会出来攻击我军的先锋部队的,恐怕我们到了关隘的险要地方退了回去。
”韩信就派出万人为先头部队,出了井陉口,背靠河水摆开战斗队列。
赵军望见这种阵式大笑起来。
天刚蒙蒙亮,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雷响战鼓,大张旗鼓地开出井陉口。
赵军打开营垒攻击汉军,激战了很长时间。
这时,韩信张耳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
河边阵地的部队打开营门放他们进去。
然后再和赵军激战。
赵军果然倾巢出动,争夺汉军的旗鼓、追逐韩信、张耳。
韩信、耳新已进入河边阵地。
将士们都拼死决战,赵军无法把他们打败。
韩信预先派出去的两千轻骑兵,等到赵军倾巢出动去追逐战利品的时候,就火速冲进赵军空虚的营垒,全部拔掉赵军的旗帜,竖立起汉军的两千面红旗。
这时,赵军看到已不能取胜,又不能俘获韩信等人,想要退回营垒,发现营垒插满了汉军的红旗,大为震惊,以为汉军已经全部俘获了赵王的将领,于是军队大乱,纷纷落荒潜逃,赵将即使诛杀逃兵,也无法阻止。
于是汉兵前后夹击,大败赵军,俘虏了大批人马,在泜水岸边生擒了赵王歇。
萆山:隐蔽在山上。
萆:同“蔽”,即隐蔽。
会食:相聚进食。
遁走:逃走。

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於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fù),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韩信传令全军,不要斩杀广武君,有谁能活捉到他,奖赏千金。
不一会儿,就有人捆绑着广武君送到军营,韩信亲自给他解开绳索,请他面向东坐,自己面向西对坐着,像对待老师那样对待他。

诸将效首虏,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
然竟以胜,此何术也?
”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
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
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善。
非臣所及也。
各将领献完首级和俘虏,向韩信祝贺,趁机向韩信说:“兵法上说:‘行军布阵应该右边和背后靠山,前边和左边临水’。
这次将军反而令我们背水列阵,还说‘打垮了赵军正式会餐’,我等并不信服,然而竟然胜利了,这是什么战术啊?
”韩信回答说:“这种列阵在兵法上是有的,只是诸位没留心罢了。
兵法上不是说‘陷入死地而后苦得主,处在绝境而后死战得存’吗?
况且我韩信率领的并不是平素受到我长期训练而完全听从我指挥的将士,这就是所说的‘赶着街市上的百姓去打仗’,现在的形势一定要让他们(指士兵)置于死地,(让他们感到处在险境,然后殊死作战),为自己的生命作战;
如果给他们留有生路,就都跑了,怎么还能用他们取胜呢?
”将领们都佩服地说:“好。
将军的谋略不是我们所能赶得上的呀。

於是信问广武君曰:“仆欲北攻燕,东伐齐,何若而有功?
”广武君辞谢曰: “臣闻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
今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事乎!”信曰:“仆闻之,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於虞而智於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
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
以不用足下,故信得侍耳。
”因固问曰:“仆委心归计,愿足下勿辞。
”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故曰‘狂夫之言,圣人择焉’。
顾恐臣计未必足用,愿效愚忠。
夫成安君有百战百胜之计,一旦而失之,军败鄗(hào)下,身死泜上。
今将军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阏(yān)与,一举而下井陉,不终朝破赵二十万众,诛成安君。
名闻海内,威震天下,农夫莫不辍耕释耒,褕衣甘食,倾耳以待命者。
若此,将军之所长也。
然而众劳卒罢,其实难用。
今将军欲举倦弊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欲战恐久力不能拔,情见势屈,旷日粮竭,而弱燕不服,齐必距境以自强也。
燕齐相持而不下,则刘项之权未有所分也。
若此者,将军所短也。
臣愚,窃以为亦过矣。
故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韩信曰:“然则何由?
”广武君对曰:“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案甲休兵,镇赵抚其孤,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醳(yì)兵,北首燕路,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於燕,燕必不敢不听从。
燕已从,使喧言者东告齐,齐必从风而服,虽有智者,亦不知为齐计矣。
如是,则天下事皆可图也。
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
”韩信曰:“善。
”从其策,发使使燕,燕从风而靡。
乃遣使报汉,因请立张耳为赵王,以镇抚其国。
汉王许之,乃立张耳为赵王。
于是韩信问广武君说:“我要向北攻打燕国,向东讨伐齐国,你看怎样才能获得成功?
”广武君推辞说:“我听说‘打了败仗的将领,没资格谈论勇敢,亡了国的大夫没有资格谋划国家的生存’。
而今我是兵败国亡的俘虏,哪里有资格商量大事呢?
”韩信说:“我听说,百里奚在虞国而虞国灭亡了,到了秦国而使秦国称霸,这并不是因为他在虞国愚蠢而到了秦国就聪明了,而在于国君任用不任用他,采纳不采纳他的意见。
如果当初成安君采纳了你的建议,我韩信也早就被你俘虏了。
因为没采纳您的计谋,所以我才能够侍奉您啊。
”韩信坚决请教说:“我倾心听从你的计谋,希望您不要推辞。
”广武君说:“我听说,‘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意思是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
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
所以俗话说:‘狂人的话,圣人也可以选择’。
只恐怕我的计谋不足以采用,但我愿献愚诚,忠心效力。
成安君本来有百战百胜的计谋,然而一旦失掉它,军队在鄗城之下战败,自己在泜水之上亡身。
而今将军横渡西河,俘虏魏王,在阏与生擒夏说,一举攻克井陉,不到一早晨的时间就打垮了赵军二十万,诛杀了成安君。
名声传扬四海,声威震动天下,农民们预感到兵灾临头,没有不放下农具,停止耕作,穿好的,吃好的,打发日子,专心倾听战争的消息,等待死亡的来临。
像这些,都是将军在策略上的长处。
然而,眼下百姓劳苦,士卒疲惫,很难用以作战。
如果将军发动疲惫的军队,停留在燕国坚固的城池之下,要战恐怕时间过长,力量不足不能攻克。
实情暴露,威势就会减弱,旷日持久,粮食耗尽,而弱小的燕国不肯降服,齐国一定会拒守边境,以图自强。
燕、齐两国坚持不肯降服,那么,刘项双方的胜负就不能断定。
像这样,就是将军战略上的短处。
我的见识浅薄,但我私下认为攻燕伐齐是失策啊。
所以,善于带兵打仗的人不拿自己的短处攻击敌人的长处,而是拿自己的长处去攻击敌人的短处。
”韩信说:“虽然如此,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广武君回答说:“如今为将军打算,不如按兵不动,安定赵国的社会秩序,抚恤阵亡将士的遗孤。
方圆百里之内,每天送来的牛肉美酒,用以犒劳将士。
摆出向北进攻燕国的姿态,而后派出说客,拿着书信,在燕国显示自己战略上的长处,燕国必不敢不听从。
燕国顺从之后,再派说客往东劝降齐国。
齐国就会闻风而降服。
即使有聪明睿智的人,也不知该怎样替齐国谋划了。
如果这样,那么,夺取天下的大事都可以谋求了。
用兵本来就有先虚张声势,而后采取实际行动的,我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韩信说:“好。
”听从了他的计策。
派遣使者出使燕国,燕国听到消息果然立刻降服。
于是派人报告汉王,并请求立张耳为赵王,用以镇抚赵国。
汉王答应了他的请求,就封张耳为赵王。
辍耕:中止耕种。
释耒:放下农具。
醳兵:赏赐酒食,犒劳士兵。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