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士录文言文

  1. 九五查询
  2. 文言文查询
  3. 秦士录文言文
秦士录文言文 宋濂 /明代

作品原文

  邓弼,字伯翊,秦人也。
身长七尺,双目有紫棱,开合闪闪如电。
能以力雄人,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折仆地;
市门石鼓,十人舁,弗能举,两手持之行。
然好使酒,怒视人,人见辄避,曰:“狂生不可近,近则必得奇辱。
”`

  一日,独饮娼楼,萧、冯两书生过其下,急牵入共饮。
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
弼怒曰:“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苦也!”两生不得已,从之。
弼自据中筵,指左右,揖两生坐,呼酒歌啸以为乐。
酒酣,解衣箕踞,拔刀置案上,铿然鸣。
两生雅闻其酒狂,欲起走,弼止之曰:“勿走也!弼亦粗知书,君何至相视如涕唾?
今日非速君饮,欲少吐胸中不平气耳。
四库书从君问,即不能答,当血是刃。
”`
两生曰:“有是哉?
”遽摘七经数十义扣之,弼历举传疏,不遗一言。
复询历代史,上下三千年,纚纚如贯珠。
弼笑曰:“君等伏乎未也?
”两生相顾惨沮,不敢再有问。
弼索酒,被发跳叫曰:“吾今日压倒老生矣!古者学在养气,今人一服儒衣,反奄奄欲绝,徒欲驰骋文墨,儿抚一世豪杰。
此何可哉!此何可哉!君等休矣!”两生素负多才艺,闻弼言,大愧,下楼,足不得成步。
归询其所与游,亦未尝见其挟册呻吟也。

  泰定末,德王执法西御史台,弼造书数千言袖谒之。
阍卒不为通,弼曰:“若不知关中邓伯翊耶?
”连击踣数人,声闻于王。
王令隶人捽入,欲鞭之。
弼盛气曰:“公奈何不礼壮士?
今天下虽号无事,东海岛夷尚未臣顺,间者驾海舰,互市于鄞,即不满所欲,出火刀斫柱,杀伤我中国民。
诸将军控弦引矢,追至大洋,且战且却,其亏国体为已甚。
西南诸蛮,虽曰称臣奉贡,乘黄屋、左纛,称制与中国等,尤志士所同愤。
诚得如弼者一二辈,驱十万横磨剑伐之,则东西为日所出入,莫非王土矣。
公奈何不礼壮士?
”庭中人闻之,皆缩颈吐舌,舌久不能收。
王曰:“尔自号壮士,解持矛鼓噪,前登坚城乎?
”曰:“能。
”`
“百万军中,可刺大将乎?
”曰:“能。
”`
“突围溃阵,得保首领乎?
”曰:“能。
”`
王顾左右曰:“姑试之。
”`
问所须,曰:“铁铠良马各一,雌雄剑二。
”`
王即命给与,阴戒善槊者五十人驰马出东门外,然后遣弼往。
王自临观,空一府随之。
暨弼至,众槊并进。
弼虎吼而奔,人马辟易五十步,面目无色。
已而烟尘涨天,但见双剑飞舞云雾中,连斫马首堕地,血涔涔滴。
王抚髀欢曰:“诚壮士!诚壮士!”命勺酒劳弼,弼立饮不拜。
由是狂名振一时,至比之王铁枪云。

  王上章荐诸天子,会丞相与王有隙,格其事不下。
弼环视四体,叹曰:“天生一具铜筋铁肋,不使立勋万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命也,亦时也。
尚何言!”遂入王屋山为道士,后十年终。

  史官曰:弼死未二十年,天下大乱。
中原数千里,人影殆绝。
玄鸟来降,失家,竞栖林木间。
使弼在,必当有以自见。
惜哉!弼鬼不灵则已,若有灵,吾知其怒发上冲也。

译注对照

邓弼(bì),字伯翊,秦人也。
身长七尺,双目有紫棱(léng),开合闪闪如电。
能以力雄人,邻牛方斗不可擘(bāi),拳其脊,折仆(pū)地;
市门石鼓,十人舁(yú),弗能举,两手持之行。
然好使酒,怒视人,人见辄(zhé)避,曰:“狂生不可近,近则必得奇辱。
邓弼,字伯翊,秦地人。
身高七尺,双眼藏锋芒,很有威势,眼睛睁开便闪闪如电。
臂力过人,凭力量称雄于人。
邻居两只牛在打架,谁也分不开,邓弼只需一拳,就砸断牛脊,斗牛应声倒地。
集市门口,有面石鼓,十个大汉都无法抬动,邓弼两手一用劲,抱起就走。
不过,他老是借醉酒发脾气,怒目视人,人们看见就躲,都说:“这是一个狂人,不可靠近,否则就是自取其辱。
紫棱:比喻锋芒。
以力雄人:凭力量称雄于人。
擘:同“掰”,分开。
拳其脊:用拳头打牛的脊背。
折仆地:牛脊折断,跌倒在地。
仆,向前跌倒。
舁:抬。
使酒:醉酒发脾气。

一日,独饮娼楼,萧、冯两书生过其下,急牵入共饮。
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
弼怒曰:“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苦也!”两生不得已,从之。
弼自据中筵(yán),指左右,揖(yī)两生坐,呼酒歌啸以为乐。
酒酣,解衣箕(jī)(jù),拔刀置案上,铿(kēng)然鸣。
两生雅闻其酒狂,欲起走,弼止之曰:“勿走也!弼亦粗知书,君何至相视如涕唾?
今日非速君饮,欲少吐胸中不平气耳。
四库书从君问,即不能答,当血是刃。
”两生曰:“有是哉?
”遽(jù)摘七经数十义扣之,弼历举传(zhuàn)疏,不遗一言。
复询历代史,上下三千年,纚(lí)纚如贯珠。
弼笑曰:“君等伏乎未也?
”两生相顾惨沮,不敢再有问。
弼索酒,被发跳叫曰:“吾今日压倒老生矣!古者学在养气,今人一服儒衣,反奄奄欲绝,徒欲驰骋文墨,儿抚一世豪杰。
此何可哉!此何可哉!君等休矣!”两生素负多才艺,闻弼言,大愧,下楼,足不得成步。
归询其所与游,亦未尝见其挟册呻吟也。
有一天,邓弼独自在酒楼上喝酒,忽然看见萧、冯两个书生从下面经过,不由分说,就强拉着他们一起喝酒。
两个书生平日就瞧不起他的为人,极力推拒。
邓弼不由大怒,威胁道:“二位如果不依从我,就将你们杀死!哪怕杀了人亡命草泽,我也不能受你们的窝囊气!”两个书生迫于无奈,只能任由他摆布。
邓弼自坐中间,拱手示意书生陪坐左右,随即大声要酒,吟啸高歌,尽情作乐。
喝得兴起的时候,便叉开双腿,大敞衣襟,拔出佩刀拍在桌上,咣当一声。
两个书生素来听说他常借酒寻衅,见此光景,就想起身溜走。
邓弼厉声制止说:“不要跑,我邓某人也是粗知书理之辈,先生何至于把我看得像眼泪唾液一样呢?
今日原本不是真心请你们喝酒,只不过是借机稍吐心中的不平之气罢了。
凡是经、史、子、集,任凭二位发问,如不能回答,便以此刀自刎!”两人听了惊奇不已,说:“竟有这样的事?
”当下,便从诸经中,挑出几十个难题,连续发问。
邓弼从容不迫,引据经典注疏,倒背如流,一无遗漏。
于是,又问各朝史事,上下三千年,邓弼洋洋洒洒如数家珍。
至此,邓弼笑问:“这下,二位服不服气?
”两个书生,四目相视,大惊失色,不敢再问。
邓弼要来酒碗,开怀痛饮,披头散发,跳跃呼叫:“老子今天,镇服老儒啦!古时学者,重在培养浩然之气,今日书生,一穿长衫,反而气息奄奄,光想凭着舞文弄墨的雕虫之技,小看天下豪杰。
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啊?
你们这种人,还是趁早算了罢!”这两个书生一向以多才多艺自负,听了邓弼此言,无地自容,下楼梯时,连脚都不知该怎么迈步了。
回去以后,向和邓弼有来往的人悄悄打听,却都说,从未见他捧过书本,吟过诗文。
不我从:“不从我”的倒置,不依从我,不答应我的邀请。
亡命:逃亡,逃命。
山泽:山林与川泽。
旧时绿林、响马多啸聚于这些地方。
不能忍君苦:不能受你们的气。
忍,容忍,忍受。
苦,指受气而产生的苦恼。
中筵:正中的座位。
箕踞:像簸箕那祥伸两足而坐着。
这是一种踞傲不恭的姿态。
《庄子·至乐》:“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雅:平时。
酒狂:借酒发狂。
相视如涕唾:看做和鼻涕、唾液一样的东西,极言轻视。
速:邀请。
四库书:指经、史、子、集四类书。
即:如果。
血是刃:让血沾染这把刀,意思是用刀自刎。
血,作动词用。
刃,刀。
遽:迅速,立即。
七经,指《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易经》《春秋》《论语》等儒家七种经典著作。
具体所指七书,历代有异。
叩:问。
传疏:解释经文的文字称传,为传作解释的称疏。
纚纚如贯珠:意思是回答得流畅。
纚纚,绳索长而下垂的样子。
贯珠,成串的珠子,意即连缕不断。
惨沮:丧气。
被发:披散头发。
被,同“披”。
服:穿。
奄奄欲绝:气息微弱得将要死去,极言文弱不支的样子。
驰骋文墨:卖弄学问。
儿抚:像摆弄小孩子一样摆弄。
挟册呻吟:捧着书诵读。

泰定末,德王执法西御史台,弼造书数千言袖谒之。
(hūn)卒不为通,弼曰:“若不知关中邓伯翊耶?
”连击踣(bó)数人,声闻于王。
王令隶人捽(zuó)入,欲鞭之。
弼盛气曰:“公奈何不礼壮士?
今天下虽号无事,东海岛夷尚未臣顺,间者驾海舰,互市于鄞(yín),即不满所欲,出火刀斫(zhuó)柱,杀伤我中国民。
诸将军控弦引矢,追至大洋,且战且却,其亏国体为已甚。
西南诸蛮,虽曰称臣奉贡,乘黄屋、左纛(dào),称制与中国等,尤志士所同愤。
诚得如弼者一二辈,驱十万横磨剑伐之,则东西为日所出入,莫非王土矣。
公奈何不礼壮士?
”庭中人闻之,皆缩颈吐舌,舌久不能收。
王曰:“尔自号壮士,解持矛鼓噪,前登坚城乎?
”曰:“能。
”“百万军中,可刺大将乎?
”曰:“能。
”“突围溃阵,得保首领乎?
”曰:“能。
”王顾左右曰:“姑试之。
”问所须,曰:“铁铠良马各一,雌雄剑二。
”王即命给与,阴戒善槊(shuò)者五十人驰马出东门外,然后遣弼往。
王自临观,空一府随之。
(jì)弼至,众槊并进。
弼虎吼而奔,人马辟(bì)易五十步,面目无色。
已而烟尘涨天,但见双剑飞舞云雾中,连斫马首堕(duò)地,血涔(cén)涔滴。
王抚髀(bì)欢曰:“诚壮士!诚壮士!”命勺酒劳弼,弼立饮不拜。
由是狂名振一时,至比之王铁枪云。
泰定末年,德王掌管西御史台,邓弼袖中揣着千言书,前去求见。
门口侍卫不肯通报,他便大声嚷叫:“你们难道不知道,关中有个邓伯翊吗?
”话音未落,一连撞倒几名士兵。
嘈杂声惊动德王,他命令手下将邓弼拽进府来,打算鞭打他一顿。
邓弼毫无惧色,朗声申诉:“大王为何不以礼节对待壮士?
”满府上下听了这话,一个个吓得缩着脖子,舌头伸得老长,半天缩不回去。
德王见此情景,便问他:“你既然自称壮士,能够披坚执锐,冲锋陷阵吗?
”邓弼回答:“能!”“于百万大军之中,能够直取敌人上将首级吗?
”“能!”“在兵败突围时,能够保护主帅安然脱险吗?
”回答还是一个字:“能!”德王回头对身边的人说:“不妨让他试试。
”又问邓弼需要什么,邓弼说:“铠甲一副,快马一匹,雌雄剑一对。
”德王吩咐左右一一照办。
又暗中挑选了五十名武艺高强的精壮骑兵,先行奔赴城东门之外,然后,才让邓弼出发。
德王亲临现场观战,全府的人也都跟去,要看个究竟。
等邓弼赶到,众兵便刀枪并举,向前扑来。
邓弼虎啸而奔,士兵们连人带马,连连倒退,个个吓得面无人色。
一会儿尘土漫天,在云雾中只看见双剑飞舞,接二连三地把马头砍落,鲜血四溅。
德王高兴得拍着大腿,连声赞叹:“真是壮士,真是壮士呀!”并命令舀酒犒劳。
邓弼接过酒来,并不拜谢,站在那里,一饮而尽。
从此,邓弼名震一时。
甚至有人把他与五代名将“王铁枪”相提并论。
泰定:元泰定帝也孙铁木耳年号。
德王:指安德王不答失里。
执法:考核、纠察官吏的政绩。
西御史台:指元代在陕西所设的行御史台。
造书:写信。
袖:用如动词,藏在袖里。
阍卒:守门的士兵。
踣:跌倒。
隶人:差役。
捽入:抓进来。
东海岛夷:指日本。
臣顺:归顺称臣。
间者:有时候。
互市:中外通商。
鄞:今浙江省鄞县。
斫:砍。
控弦引矢:拉开弓搭上箭。
西南诸蛮:指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落。
黄屋:古代皇帝所乘的一种以黄缯做车盖里子的车。
左纛:古代皇帝所乘一种车,左边有纛。
纛,毛羽所制的大旗。
称制:行使皇帝的权力。
十万横磨剑:后晋出帝时致书契丹,称孙不称臣。
契丹指责后晋,景延广对契丹使臣说:“晋有横磨大剑十万口,翁要战则来。
”此处指精良的军队。
阴戒:暗中嘱咐。
槊:长予。
暨:等到。
辟易:惊吓得后退。
《史记·项羽本纪》:“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
项王瞋目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涔涔:血流不止的样子。
抚髀:拍着大腿。
王铁枪:五代名将王彦章,随朱温转战各地,使用两支铁枪,各重百余斤,骁勇无比,人称“王铁枪”。

王上章荐诸天子,会丞相与王有隙,格其事不下。
弼环视四体,叹曰:“天生一具铜筋铁肋,不使立勋万里外,乃槁(gǎo)死三尺蒿(hāo)下,命也,亦时也。
尚何言!”遂入王屋山为道士,后十年终。
德王亲上表章,向皇帝举荐邓弼。
不巧,当朝宰相与德王不和,从中作梗,便把此事搁置下来。
邓弼听说以后,打量着自己的身躯,不禁仰天长叹:“天生一副钢筋铁骨,不能立功万里边疆,只能老死于三尺蒿草之下。
命该如此,生不逢时,还有什么可说。
”于是,上了王屋山当道士去了。
十年之后,默默死去。
有隙:不和。
格:阻止。
不下:不批准。
立勋万里外:在边疆建立功勋。
槁死三尺蒿下:枯死在高高的野草下。
时:机遇。
王屋山:位于今山西省阳城县。

史官曰:弼死未二十年,天下大乱。
中原数千里,人影殆绝。
玄鸟来降,失家,竞栖(qī)林木间。
使弼在,必当有以自见。
惜哉!弼鬼不灵则已,若有灵,吾知其怒发上冲也。
史官按:邓弼死后不到二十年,天下大乱,中原大地,方圆千里,百姓流亡,人迹罕见。
就连回归的燕子,都找不到可以筑巢的人家,只能栖息在树木之间。
假使邓弼不死,定能能有大的作为。
可惜啊!他的鬼魂不灵则已,倘若有灵,我知道他一定会因此而怒发冲冠的!
殆绝:将近灭绝。
玄鸟:燕子。
来降失家:指房屋倒毁,燕子无处筑巢,失去家园。

作品背景

  宋濂生活于元末明初,早年对科举制度无兴趣,却也饱读经史子集之书,想以此经世致用。
但年轻时却没有在元朝政府中任一官半职,晚年又因礼仪问题而两遭贬滴。
与《秦士录》中的邓弼,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
因为邓弼的傲视权贵和蔑视礼俗,在他思想感情上引起了共鸣,而且以邓弼这样一位全才却不遇于时、不用于世、生不逢辰,终致怀抱才智而没,也令宋濂感到十分痛惜,所以宋濂为邓弼立了这篇传。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